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 張進寶 耿俊
劉慧敏,蔚縣作家協會副主席,從2003年開始做公益,劉慧敏一直幫助聯系資助孤寡老人和貧困學生。
2018年9月,劉慧敏的丈夫被派到蔚縣曹疃村,幫助村里開展脫貧攻堅工作,她也跟著丈夫去扶貧。
劉慧敏是一位本土作家。 她根據自身的特長,以文化引領的方式激發鄉親們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,轉變村民們的思想觀念。 劉慧敏說:“實踐證明文化是醫治鄉親們陳舊思想的一劑良藥。 ”
劉慧敏利用曹疃村人人愛唱傳統秧歌戲的優勢,組織成立了“曹疃新時代秧歌演藝有限公司”, 并組織編排了扶貧小戲《幫扶情》,在劇中弘揚正能量,塑造正面人物的光榮形象。 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,使村民受到了激勵。 演藝公司共吸納43名村民, 劇團的演職人員最低的每場也有50元收入,最高的演員每場可以收入120元,大大提高了演員的積極性。
劉慧敏組織曹疃村評選出一批典型模范人物,如致富帶頭人、創業明星、身殘志堅、最美兒媳、最美妻子、最美丈夫、最美家庭等模范榜樣,并做成展板,放在村里的廣場上,樹立老百姓的榮譽感。
扶貧先扶智。 在村干部的幫助和配合下,劉慧敏在村里辦起了大講堂,定期不定期組織鄉親們學習傳統文化、 農業知識、健康知識、宣傳三農政策。
用先進文化引領村民, 活躍農村文化生活。劉慧敏組織村民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,如黨員重溫入黨誓詞,民俗文化周活動,組織作家協會文化下鄉入村活動、村歌大家唱活動等,提高了老百姓的參與度。 為每家每戶配備了一臺無線小喇叭, 通過這些無線小喇叭,宣傳黨的政策、村里的模范榜樣、 致富經驗,讓老百姓在炕頭就能受到教育。
劉慧敏注冊了“醉美曹疃、魅力秧歌”微信公眾號,挖掘本村真善美人文故事,展示脫貧攻堅幫扶成效,宣傳黨的方針政策, 弘揚正能量精神,讓百姓們長知識、 增智慧、明事理、懂感恩。
“經過正確的引領,鄉親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質的轉變,打麻將玩牌的少了, 學戲看書的多了; 游游逛逛的少了,打工創業的多了;亂扔垃圾的少了,主動打掃衛生的多了。 ”劉慧敏說,村里的環境變得更美了,鄉親們更精神了,臉上的笑容更多了, 人人想著致富,戶戶盼著脫貧,全村形成了干群協力奔小康的氛圍,村里先后注冊了七家合作社、一家微工廠,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。
2019年3月,劉慧敏主動到蔚縣草溝堡鄉扶貧。 從此,她幾乎天天住在村里, 深入了解情況,出思路、謀規劃,和鄉村領導制定以文化引領和精神引領幫村里脫貧。
在草溝堡鄉麻田嶺村,劉慧敏利用該村小天山海拔高植被茂盛的獨特風景優勢,在鄉村干部的支持下, 打出旅游品牌,幫助村民辦起了農家院、農家樂,打造的幾處農家院,“戶戶有風格、院院有特點、餐餐有特色。 ”農民收入有了增長。
在草溝堡鄉苜蓿村,經過深入了解與實地考察,劉慧敏發現距離苜蓿村僅 15 公里的茶山村是京津冀乃至山東、山西等游客熱衷的旅游勝地之一,并且苜蓿村也是游客從縣城到茶山村的必經之路,而且苜蓿村周邊的山多奇峰怪石, 特別是村前的岳關溝內, 山水相依景色宜人。 經過多次同村干部和鄉領導研究規劃,最終, 劉慧敏決定先從治理村里的環境衛生開始著手, 發動全村留守村民利用山里石頭多的優勢,用石頭將整個垃圾坡砌筑起來, 并在主街道臨近山坡的一側砌筑了擋土墻,這樣一來, 村里的環境立刻得到了改善。緊接著,劉慧敏又指導村里的每家每戶對生活垃圾進行了分類,定時有專人統一集中處理, 做到了垃圾不出門,街道無垃圾,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變化。
■ 入選理由
劉慧敏是蔚縣作家協會副主席,她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,用文化托起鄉親們致富的夢想,她跟著丈夫一起扶貧,村民的生活和村容村貌都發生了可喜變化;她深入貧困村幫助村民致富出點子、想辦法,鄉親們說:“這樣的文化人接地氣, 我們歡迎。 ”
■ 記者感言
劉慧敏作為一個本土作家, 深入鄉親們中間,她出思路、謀規劃、搞項目,千方百計幫助村民增收,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不可缺失的幫手,得到鄉親們的好評。 她說:“在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同時,也為自己的文學創作積累了經驗。 ”讓我們為她點贊。
【專題】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